你身边的女性有多少是30岁以上未育的?
你身边的女性有多少是想做丁克家庭的?
你身边的女性有多少是愿意生二胎三胎的?
你身边的女性有多少因为生育而影响甚至放弃职业发展的?
当代社会的发展,很多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改变,其中对于女性的定义,一直在向着更开放、更尊重的方向去变化。最明显的是关于女性的“生育责任”的改变,在过去一段很长久的时间里,女性的最大价值是生育,“生儿育女”也是对女性毕生内容的最大涵盖,同时也是社会对女性进行肯定的最重要标准。
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当代女性对于生育观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当环顾我们四周的时候,就会很自然地感觉到,女性不再是过去一样:到了一定年纪就嫁做人妇,开始了相夫教子的生活模式。会有越来越多的女性,选择更加独立自主的生活追求,将这样的生活追求作为一个目标和信仰,会更希望能够觅寻到合适、同频的另一半,与此同时,内心是不抵触晚婚晚育,甚至不婚不育的。
一、当代女性生育现状
目前,全球女性的生育率都在降低,人口减少已是全球趋势。从1990年的3.2降至现在的2.5.而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的中国,这个数字更是跌到大概只有1.6到1.7。
据公安部数据显示,2020年新生儿登记数仅1003.5万,较2019年大幅下降约15%。2019年公安部新生儿登记数为当年统计局出生人口的80.5%,按此比例反推2020年出生人口或较2019年下降超200万。当前中国面临的生育形势出现三大特征:主力育龄妇女数量快速减少;生育率大幅下滑;生育意愿明显降低。
是什么导致生育率在下降?
首先,是女性意识的觉醒。现代女性在孕育新生命的时候,更需要考虑个人的生命体验。她们更注重追求自我价值,比如自我成就实现、职场成就实现、社会价值实现等。是否生育,何时生育,她们更愿意按照自己内心的意愿作出选择,生育是她们生命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是强制所为。在《中国女性生育观现状调查》中显示,当女性们选择生育时,也是育己的过程,她们对于儿女的需求不再是“养儿防老”,而是为了增加家庭乐趣,是生命重要组成部分,自己也在同时再次成长。
在当代觉醒的女性意识下,能够自主选择不生孩子被认为是追求女性的独立和自由。
在《中国女性生育观现状调查》中显示,有43.9%的人认为那些自主选择不生孩子的女性是“在追求独立与自由,对社会的积极影响比较大”。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人不再把生孩子当成自己人生的必经之事,“自主选择”不生孩子也变得更为积极正面,代表着她们有更多的自主选择权而不是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
其次,是社会环境对于养育孩子带来的压力。养育孩子除了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外,还需要投入更多的金钱。经济压力也是很多人选择不生孩子的原因。例如这些年教育成本明显攀升,医疗费用上升,物价飙升,房贷上涨。持续飙升的养育成本,让生孩子这件事不再仅仅是个人意愿的问题,生还是不生、生几个都要考虑到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
在影响生育因素的调查中显示,超八成的人认为经济压力占据首位。也正是基于此,人们更加注重对事业的追求,尤其在离婚率不断攀升的今天,对女性而言,事业带来的安全感和成就感,某种程度上来说要高于家庭和生孩子。
但是传统的生育观念仍然存在,特别是在经济不发达的偏远地区,家庭收入低,生活保障薄弱,养老需要靠儿女照顾,这些地方对子女的教育并不重视,因此养育子女的成本很低。在这种情况下,多生孩子、养儿防老、重男轻女的思想影响着当地的女性的生育愿望。而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女性更注重自我的价值实现,对于生孩子的问题,更多的关注不在“生”上,而是在“育”上。女性在选择生育的同时,更多的会考虑事业的发展、职业的上升以及个人生活质量的保证。在这样的社会发展和意识觉醒下,生育意愿下降是必然,这是整个社会系统的问题,不改变已形成多年的社会系统,单一的优惠政策很难扭转生育率下降的局面。
二、当代女性职场现状
女性在生育问题上有了更多的决定权,更多为了追求实现个人价值,追求职业发展的女性,放弃或延后了生育机会。但女性会因此得到更多的工作机会吗?从社会大层面来看,并没有。当代女性职场现状并不乐观。
首先,女性就业机会不平等。2022年3月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中国人口达到13.73亿,其中女性就占48.78%,并且有调查显示我国高校女大学生的比例已达到44%,以上数据显示,女性足以撑起“半边天”。但在实际的就业市场,女性的就业机会远远低于男性。虽然我国劳动法第十三条规定,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就业权利。在录用职工时,在国家规定的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但在实际招聘时,用人单位在招聘广告中并不会注明性别要求,但最终由于考虑生育成本,还是会偏向录用男性,这种现象被称为隐性歧视。因此,女性的就业机会少于男性。
第二,男女同工不同酬。一般而言,教育程度和个人能力是决定工作收入的关键性因素。然而纵观国内外人才市场,女性薪酬普遍低于男性。《2021中国职场性别薪酬差异报告》显示,2020年,城镇就业女性的平均薪酬为6847元,是男性平均薪酬的75.9%,薪资差距拉大;薪资水平越高的岗位,男女薪酬差异越大。即使是在更强调女权和平等的美国,男女之间薪酬差距也在不断扩大,女性高管层的薪酬与男性的收入相比,即使在数据得到控制的情况下,男性每挣1美元,薪酬差距也会达到0.95美元(即两性收入差异为0.05美元);而在数据不受控制的情况下,男性每挣1美元,薪酬差距也会达到令人震惊的0.69美元(即两性收入差异为0.31美元)。
第三,女性晋升速度慢于男性。女性在职业阶梯上的晋升速度也往往比男性慢。例如,大约有相同比例的男性和女性开始他们的职业生涯,作为普通贡献型岗位职员,即非管理者。在2020年,75%的20至29岁的男性和76%的女性属于贡献型职员。然而,在30至44岁之间,36%的男性成为主管或经理,而女性只有30%。最后,男性在45岁或45岁以上担任董事或高管的可能性是女性的两倍。总的来说,在一生中的所有不同阶段,6%的女性能成为高管级别的角色,而男性这一数字则能达到12%。
第四,工作家庭冲突明显。基于“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思想中,男性被期待物质上的成功,而女性更多被期待扮演好照顾者的角色。因此大部分中国现代社会已婚女性除了要承担工作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还要兼顾家庭的照顾。而社会对女性投入家庭的时间、质量要求非常高,而男性对家庭照顾的投入过少则不会受到社会偏视。在这样的环境下,职业女性被要求既在职场上要承受和男同事同等的压力并展开竞争,回家后又要扮演好贤妻良母的角色。这种生活其实是女性价值实现的一种表现和途径,不可否认它在一定程度上给女性带来了满足,而同时又不可避免地构成了对女性生活的限制,且很大程度上妨碍其履行被期望的母职或妻职,这就导致了这一部分女性的痛苦,也导致了工作——家庭冲突的存在。而这种冲突是很难被平衡的,它需要家庭成员的共同理解和共同协作,以及学会向外求助,例如请家政承担家务等。
综上,当代女性意识的觉醒使得她们更懂得实现自我价值,追求事业成就,然而职场现状导致女性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才能被看到,被重用。而这样的投入会大大影响女性的生育机会,而女性的最佳生育机会又恰恰是工作最重要的初中期,这使得用人单位更偏向于减少录取女性职员,由此女性工作机会少于男性,使得女性更加珍惜获得的优质工作机会,并愿意为此放弃或延后生育时机。两者互相影响、循环作用,若要打破这样的互相影响,需要全社会的理念传达,对女性的生育能力和价值给予肯定和尊重。这是一件长久的文化变革工作。
参考资料:
1、https://blog.csdn.net/qq_40433634/article/details/116033027「海数据实验室」
2、《当代女性劳动力就业状况分析及建议》
3、《2021中国职场性别薪酬差异报告》